(通讯员周芳)为深化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有机衔接,打破学段壁垒,近日,湖北科技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主动作为,开展系列校地走访交流活动。学院团队先后走进赤壁一中、赤壁车埠高中、通山一中、通山振新国际学校等多所优质高中,以思政共建、教学研讨、生涯指导为核心抓手,构建起 “高校 - 高中” 协同育人的全新格局,为人才培养搭建起贯通式桥梁。
在多所高中的走访交流中,数统学院特别注重倾听一线声音,尤其是邀请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毕业生代表座谈,围绕师范生培养、职业发展路径等话题展开深入探讨,广泛征集校友对母校人才培育工作的意见建议,为优化师范生培养方案提供实践参考。其中,在赤壁车埠高中的交流座谈会上,校长李盛林结合基础教育发展需求与教师成长规律,对高校师范生培养提出四点关键建议:一是强化思政课程学习,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,为未来职业发展筑牢思想根基;二是深耕专业课程体系,夯实学科理论基础,提升知识储备的深度与广度;三是拓展专业实践渠道,通过见习、实习等方式积累教学经验,增强社会竞争力;四是培育吃苦耐劳精神,培养学生扎根教育事业的定力与执行力,助力其快速适应教学岗位。

而在通山振新国际学校的交流中,数统学院校友则聚焦师范生核心能力提升,建议学院 “狠抓师范技能训练”,并结合自身成长经历,分享了新进教师培养的实操方法,如通过 “师徒结对”“教学磨课” 等模式加速青年教师成长。同时,校友们还特别提醒在校大学生,要尽早做好职业规划,明确发展方向,才能更有针对性地提升教学能力、沟通能力等综合素养,避免成长过程中的盲目性。

此次系列校地合作活动,不仅打破了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之间的学段壁垒,更开创了 “资源共享、优势互补” 的协同育人新模式。一方面,高校通过分享教育理念、学术资源,为高中拓展了发展视野,助力基础教育质量提升;另一方面,高中反馈的人才需求与实践建议,也为高校优化人才培养方案、输送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优质生源提供了重要依据,真正实现了校地双方在人才培养领域的有机衔接与共赢发展。
数统学院院长陈生安表示,此次系列走访是校地合作迈向新阶段的重要标志。未来,学院将进一步深化与中学的全方位、常态化合作,在课程改革协同、师资队伍共建、人才培养衔接等方面探索创新机制,持续推动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深度融合,为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、培养更多优秀教育人才贡献力量。